RPA是什么?
RPA 到底是什么呢?RPA 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)的简称。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数字精灵,它模拟并整合人的操作行为来处理我们日常的办公任务和业务流程,就像有一个超级高效且不知疲倦的助手。
RPA 允许这些 “机器人” 承担那些重复且繁琐的任务。它就像是效率的加速器,能减少错误,还能解放我们宝贵的人工时间,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。
为什么要学习RPA?
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,对吧?其实,RPA 的设计初衷是面向我们普通人的,不需要我们掌握编程知识,而且针对这个应用场景所开发的工具在多台设备上都能使用,是不是很方便呢?
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下学习 RPA 的原因。从个人角度来说,它就像一把钥匙,能够为我们打开增加就业机会的大门。在职场中,它还能像一个小引擎,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,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去做那些能创造更高价值的事情,从而像一颗璀璨的星星一样得到领导的赏识。从企业角度来看,它就像一阵春风,加快了企业人工智能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进程,更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。同时,它又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,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,解放劳动力,降低成本,还能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。
RPA基础
工具介绍:市面上存在很多类似的工具,比如:影刀、Uibot、实在RPA、UiPath、Automation Anywhere、Blue Prism、MicrosoftPower Automate、Pegasystems、Kofax等等。
如何搭建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?
一个RPA应用是由很多个指令组合而成的,这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复杂的模型。在软件中,我们可以通过把指令拖拽到流程编辑区,或者直接在流程编辑区进行编辑,再配置参数指令的参数,就能实现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流程应用,是不是很有趣呢?
接下来我们要创建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应用——自动整理文件到文件夹。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大文件里面夹杂着很多小文件,就像一个杂乱无章的“文件大杂烩”,比如里面有格式一样的文件,像.txt、.doc或者.docx、.xls或者.xlsx等文件需要归类。如果数据量小,就像整理一个小抽屉里的东西,比较简单;但如果数据量很大,那就像整理一个堆满杂物的大仓库,会比较麻烦。这个时候,RPA就像一个超级整理大师,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,而且还不容易出错。这样多出来的时间,我们就可以像一只自由的小鸟,用来研究或者做一些更有价值、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RPA常用指令
1、打开excel
常规
启动方式
新建Excel或者打开已有的Excel,就像打开一扇通往数据世界的门。
Excel文件路径
新建Excel或者待打开Excel的目标文件绝对路径,比如:“C:\测试表格.xlsx”,这就像给这个门一个准确的地址。
驱动方式
自动检测:自动按顺序检测设备支持的设计方式,就像一个智能的导航仪,能找到最合适的路径。
office:更好地支持office - Excel,支持xls和csv文件,就像一个专属的Excel管家。
WPS:更好地支持WPS表格,支持xls和csv文件,也像一个贴心的WPS表格助手。
openpyxl:优点是设备未安装Excel或WPS也可操作Excel/WPS表格,缺点是Excel里面的公式,会被以字符串的形式读取到,而不是数据本身,此时可以选择office或wps驱动方式是否可视化
用于控制可视化操作是否用户可见,若取消勾选,保存之后必须要关闭Excel自动更新外部链接
用于处理启动Excel时的更新提示,建议勾选可视化,这就像在操作过程中给我们一些提示和选择的权利。
保存Excel对象至
保存新建或打开的Excel文件对象为变量,后续流程用到该表格时,可直接调用该变量,这就像给表格一个“身份证”,方便以后识别和使用。注:【打开/新建Excel】指令通常与【关闭Excel】指令相结合使用,就像一对好伙伴,总是一起出现。
高级打开密码
用于打开加密的Excel,就像一把特殊的钥匙,打开一扇有锁的门。
编辑密码
用于编辑Excel的密码,也像一把钥匙,不过是用于修改里面内容的钥匙。
2、if条件
对象1
关系
选择对象1与对象2的比较方式,如:“对象1大于对象2”、“对象1包含对象2”、“对象1以对象2开头”等方式,就像在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、包含关系或者开头的特征。
对象2
内容的输入方式与对象1相同,当判断条件只需要一个对象时,对象2可缺省,如:“对象1等于Tue”、“对象1是空值”等方式。
此流程执行逻辑:设置整数变量值为10 ->使用【IF条件】指令判断变量是否小于5 ->若满足条件则执行【打印日志】指令打印“测试1”,这就像在一个有规则的游戏中,按照步骤进行操作,看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结果。
【IF条件】:主要用于判断当前内容是否存在某个东西,例如:判断1234等于1234表示这个条件是成立的。其余内容可自行尝试,就像在一个未知的宝藏中,你可以自己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
【IF多条件判断】:主要是对多个条件进行判断。例如:123中包含1或者包含2。点击运行指令即可进行当前的内容调试,这就像在一个复杂的机器上,通过按不同的按钮来测试它的性能。
3、循环
常规
网页对象
选择相似元素组所在的网页对象,就像在一个大花园里找到特定花朵所在的区域。
操作目标
从「元素库」中选择一个已捕获的元素或通过「捕获新元素」来捕获新的网页元素作为操作目标,就像在花园里挑选一朵特定的花或者新发现一朵花。
元素操作
获取元素对象:对象本身,可执行点击、悬停等操作,就像对花朵进行观察和操作。
获取元素文本内容:获取可见的文本内容,就像从花朵上读取一些信息。
获取元素值:获取数值,就像从花朵上获取一些数据。
获取元素链接地址:可获取图片链接地址等,就像从花朵上找到一些连接其他地方的线索。
获取元素源代码:元素对应的网页源代码,就像了解花朵的生长环境和根源。
获取元素属性:可获取href(跳转链接)、src(图片链接)、用于构建花朵的各种元素和特性。
输出循环项的位置
勾选则输出循环项的特点等属性,就像在花园里标记一朵花的位置,位置变量
保存当前循环项至
保存当前循环到的相似元素操作结果为变量,就像把观察到的花朵信息记录下来。
高级
循环开始位置
指定从相似元素组中的第几个元素开始循环,位置从0开始计数,就像从花园里的第几朵花开始观察。
循环结束位置
指定到相似元素组中的第几个元素结束循环,-1表示倒数第一项,结果包含结束位置的项,就像决定观察到花园里的第几朵花结束。
此流程执行逻辑:使用【打开网页】指令打开指定网页 ->在当前网页上获取相似元素组 --> 使用【循环相似元素(web)】指令获取元素文本内容 -->循环体执行【打印日志】指令->直至相似元素组的最后一项则循环结束,就像按照一个路线图在花园里游览,从开始到结束,观察每一朵花的相关信息。
等待元素(web)
网页对象
选择一个之前通过【打开网页】或【获取已打开的网页对象】指令创建的网页对象,就像回到之前已经去过的花园。
操作目标
从「元素库」中选择一个已捕获的元素或通过「捕获新由元素」来捕获新的通过比较花朵
在超时时间内,等待状态符合则返回值为Tue,否则返回值为False,就像在花园里等待一朵花开放或者凋谢,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状态就成功,否则失败。
4、打开网页
浏览器类型
Chrome,Edge,360浏览器,支持运行时不抢占鼠标键盘,就像一群友好的交通工具,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互相干扰。
Google Chrome浏览器,插件安装说明Microsoft Edge浏览器
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
360浏览器
Firefox浏览器
自定义浏览器
网址
输入需要打开的网址,就像给交通工具一个目的地。
保存网页对象至
保存网页对象至变量,后续流程用到该网页时,可直接调用该变量,就像给这个目的地一个标识,方便以后再次到达。
等待网页加载完成
设置网页加载超时时间,加载超时后执行「错误处理」或停止网页加载,单位为秒,就像给交通工具设定一个到达时间,如果超时就采取相应措施。
命令行参数
必须是目标浏览器支持的命令行,可为空
Chrome常用命令行参数:
--incognito:进入无痕浏览模式——保证浏览网页时,不留下任何痕迹,就像穿上一件隐形衣,在网上遨游时不被发现。
--user-datadir="绝对路径”:指定UserData路径,默认路径位于系统盘,通过该命令可重定向为其它分区,就像给交通工具重新规划路线,让它去一个新的地方。
--disable-plugins:禁止加载所有插件,就像不让交通工具携带多余的行李,保持简洁。
--start-maximized:浏览器启动后,窗口默为最大化,就像交通工具出发时,窗户是打开到最大的,视野更开阔。
注:多个命令行参数用空格依次隔开,如--start-maximized --incognito
RPA 无疑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,它为我们的工作和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可能。无论是个人寻求职业发展的新机遇,还是企业追求效率提升与转型突破,RPA 都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,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效、更智能未来的大门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RPA 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,让我们一起期待它在未来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惊喜和价值吧!